不开刀治肺癌|华西营山医院肺部肿瘤射频消融术“烧死”肺肿瘤
点击量:0


近日,我院多科协作成功为一名老年患者实施了县域内首例肺部肿瘤射频消融术该项技术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耐受性好、能最大程度保留肺功能等优势,为无法手术、不愿意传统手术的肿瘤患者提供了最佳治疗方案。

患者老年男性,7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10余年,1月前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随访。罗小波主任接诊后为老人行胸部CT及肺功能检查,CT结果显示:左肺上叶尖后段混合磨玻璃结节(Img136),大小约29.9mm x 22.8mm考虑肿瘤性病变;周围见毛刺及支气管扩张改变,邻近纵隔胸膜轻度凹陷,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术前CT影像:左肺上叶约29.9mm x 22.8mm结节

由于患者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心肺功能差高龄,胸外科会诊考虑常规肺癌手术方式风险高,不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罗小波、副主任罗志在仔细查看辅检报告后,结合患者情况综合研判,决定为患者实施肺部肿瘤射频消融术。

为尽量保留患者健全肺组织提高肺功能水平,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与胸外科、肿瘤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等MDT团队充分讨论后,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手术方案。7月14日,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由成都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余林指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罗志手术主刀,技师任虹兰和护师唐丹共同协作,为患者实施肺部肿瘤射频消融术。

术中,罗志通过CT扫描,在局麻下精准定位,设计出穿刺入路和进针角度及长度。按照设计的路线先后置入同轴穿刺针、射频消融针,历时40分钟成功为患者实施肺部肿瘤射频消融术。


术后即刻影像:消融后周围云雾状阴影完全覆盖结节


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肺腺癌。消融后复查CT显示:患者消融结节周围云雾状阴影,肿瘤达到完全消融。术后患者无特殊不适,恢复良好,于7月19日顺利出院。

术后1天CT影像评估:无气胸、出血、胸腔积液等并发症


不开刀而“洞见肺府”,对患者进行更微创、超精准的治疗将是肺部肿瘤医治的发展方向。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在早期肺癌精准诊疗领域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科普小课堂

什么是射频消融术?

CT 引导下射频消融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精准超微创治疗手段。在 CT 影像定位引导下将特制的消融电极针精准穿刺插入肿瘤的核心部位,通过射频发生器输出的射频电流使病变区域的组织细胞极性分子和离子震荡摩擦,继而转化为热能,使瘤体逐渐加热至90℃以上来杀灭肿瘤,最后肿瘤细胞脱水、凝固、变性、坏死,肿瘤组织完全毁损,直至形成液化灶被机体吸收纤维化,达到不用开刀消除实体肿瘤的目的。

射频消融术的主要适应症有哪些?

1因心肺功能差或高龄不能耐受或不愿行手术切除的有恶性征象的肺结节及肺癌患者。

2某些生物学特征显示预后较好的肺部转移瘤(如乳腺癌、肉瘤、肾癌、结直肠癌和肝细胞肝癌等引起的转移)。

3晚期肿瘤患者的消融可最大限度缓解肿瘤引起的症状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尽可能延长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