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人就有1人患病!带你了解“沉默的杀手”!
点击量:0



据统计,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达10.8%,即每10个成人中就有1个患有慢性肾脏病。值得重视的是,该病发病隐匿,很多患者就诊即进入透析状态,为慢性肾脏病防治带来巨大挑战。

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慢性肾脏病这个“沉默的杀手”吧!

慢性肾脏病,是一类疾病的总称,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包括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超过3个月,即为慢性肾脏病。

为何慢性肾脏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肾脏是人体最大的“垃圾处理站”,也是一个任劳任怨的“沉默”器官,就算它生病了,也不一定会“吭声”。一个肾脏大概有70多万个肾单位,两个肾脏约有150万个肾单位,即使50%的肾单位“病退了”,剩下的50%也可以挑起重担维持正常运转。

肾病刚开始通常没有症状,大多患者当肾脏功能降低到30%以下时,才会出现明显的乏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高血压、口中有尿味、皮肤发暗和头发焦枯等症状。等出现了症状,很多人才意识到要去医院看病,但往往又不知道该看哪个科,胃口不好的看消化科,贫血的去血液科,很少会想到是肾脏出了毛病。

因此,很多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都走过弯路,等到肾内科就诊时,最终只能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如何预防慢性肾脏病?哪些人群需要进行筛查?

普通人群,建议每年筛查一次,慢性肾脏病高风险人群建议至少每半年筛查一次

慢性肾脏病高风险人群包括:

①有儿童期肾病史或肾脏病家族史人群

②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人群

③高龄人群(>65岁)

④肥胖人群

⑤有可能继发慢性肾脏病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人群

⑥长期服用可能造成肾损伤的药物(如止痛药、抗生素、中药等)人群

⑦有急性肾损伤病史人群

有恶性肿瘤及恶性肿瘤史

警惕!

如果出现以下早期肾病的信号,建议及时就医:

小便泡沫多,小便次数异常,小便外观改变,

晨起后眼睑或面部水肿,

无明确原因的腰酸背痛、血压升高等。


其实

要想早期发现肾病并不难

筛查方式简便易行,花费也不多

一顿火锅钱就能搞定!

尿液检查

肾功能检查

肾脏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