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讲堂——@全体女性,健康大讲堂——《乳腺疾病的防治》
点击量:0


乳腺是哺乳器官,是人类的生命之泉,那么如何正确了解乳腺并做好乳腺疾病的防治,今天我们请到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营山医院普外一科主任张超,与大家聊聊乳腺疾病的防治。


问:乳腺的结构?

答:

乳腺是由15-20个乳腺腺叶组成,每个腺叶又由很多的乳腺导管和乳腺小叶组成,每个乳腺小叶由大约30-50个腺泡组成,这些腺泡紧密的排列在小乳管周围,腺泡的开口与小乳管相连,多个小乳管汇集成小叶间乳管,然后多个小叶间乳管再进一步汇集成一根整个腺叶的乳腺导管,又名“输乳管”。输乳管约15-20根,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汇集于乳晕。每个腺叶之间以丰富的脂肪结缔组织填充,称为叶间结缔组织。


问:对于预防乳腺疾病,平时应该怎样检查?

答:检查一般有自检和仪器检查两种方式,1.自检:自检时间:月经结束后第3-5天,绝经妇女每月固定一天。

自检方式:①看:乳房是否对称,皮肤有无脱皮或糜烂,乳头有无破溃或凹陷。

②摸:左手上举,右手以乳房内侧与乳头为中心,用指腹按压左乳各位置,左手以同样方法检查右乳。

腋窝部分:一手叉腰放松,另一手用指腹检查腋窝是否可触及肿大淋巴结。

2.仪器检查:主要包括:X线、彩超、MRI、CT等,其中首选乳腺彩超检查,因其具有以下优点:经济、便捷、无放射性,准确性高,且可多次重复检查。



问:如果乳腺有问题会有什么症状?

答:症状一般是乳腺结节,乳腺结节常见于乳腺增生及乳腺肿瘤性疾病,乳腺结节在普通人群的检出率为40--60%,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其中90%以上为良性结节,根据结节的大小、形状、活动度、BI-RADS分级等综合因素,由乳腺外科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如:穿刺活检)或手术治疗(在我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营山医院已常规开展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同时无需住院、也不会影响患者整个形体的美观)。





问:乳腺结节会有癌变的风险吗?有哪些危险因素?

答:乳腺癌多数是由良性的乳腺结节进展而形成,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第一、死亡率第四的恶性肿瘤,成为女性的头号杀手。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1.基因:BRCA1、BRCA2基因:两者都是抑癌基因;BRCA1基因突变:在遗传性乳腺癌家系中高达40-50%,

BRCA2基因突变:70岁时患乳腺癌概率为45%,患卵巢癌概率为11%。

2. 年龄:普通女性3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步增加,我国的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为45-54周岁,因此,建议40岁以上或者有高危因素的女性,每年一次或者定期做乳腺检查。

3. 性别:男女发病比例为   1:100,因此,男性也不能忽略乳腺健康。

4.激素水平:雌激素水平的异常增高或者补充了过多外源性雌激素均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以下均是高危因素初潮早,13岁前;停经晚 ,55岁后;首次生育 ,35岁后;体内雄激素增加、催乳素增加;长期服用避孕药、雌激素替代治疗;自然流产。反之:30岁之前生育、母乳喂养、自然分娩、多次生育则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5:家族遗传: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的2-3倍。

6. 环境因素:因各种原因暴露于环境危险因素,大气污染、室内装修污染、过度有辐射的体检、放疗。

7.肥胖:肥胖是所有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乳腺癌治疗过后,体重过胖会增加肿瘤复发的风险。



问:如何预防乳腺癌?

答:乳腺癌的预防分为一二三级。

1. 一级预防:从乳腺癌的发病原因预防,主要包括:戒烟限酒、健康饮食(减少或避免过多的激素摄入,如:蜂王浆、羊胎素、人工催熟的鸡、鸭等,建议多食用新鲜的蔬菜瓜果)、保持愉悦的心情、注意环境的健康等等。

2. 二级预防:主要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推荐正常人群40岁以后,建议每1-2年做一次乳腺检查。对于30--40岁的乳腺癌高风险人群,则推荐每年做一次乳腺检查。

3. 三级预防:主要是指疾病诊断后的治疗。乳腺发现结节或者肿块后,应及早到乳腺专科检查及治疗,若为良性结节则根据情况进行早期干预或定期随访,一旦确诊为乳腺癌则需根据病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