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什么
它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它
今天
小编带您了解肺结核
那些你不得不知晓的事
(一)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它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结核杆菌可累及人体除指甲、毛发以外的全身各个脏器,其中以累及肺部即肺结核最为常见。
(二)结核病传播途径?
结核病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唱歌、大声说话时,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为飞沫),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三)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乏力、发烧、盗汗,咳嗽、咳痰,咯血和胸痛等症状,亦有呼吸困难,食欲减退、消瘦等不适。
肺结核早期症状轻,容易被误诊,常易误诊为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
咳嗽、咳痰超过2周,或痰中带血丝,治疗效果不佳者建议到定点医疗机构排除结核病!
(四)肺结核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检查的方法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检查和胸部影像学检查。实验室结核分枝杆菌检查包括针对痰液等标本,进行涂片、培养和快速分子生物学检查,准确性较高。就诊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留取合格的痰标本或其他标本。
(五)肺结核可以治愈吗?
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
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自己恢复健康,同时保护家人。
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六)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什么?
一旦被诊断为肺结核,要尽早接受正规的抗结核治疗,遵从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树立信心;注意休息和加强营养;注意个人卫生,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需佩戴口罩。
(七)肺结核治愈后还有传染性吗?
肺结核患者经过规范治疗,通常情况下传染性会很快下降,接受治疗数周后,痰内结核菌将明显减少,多无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按照规定的治疗方案完成全疗程,达到治愈标准后,痰中查不到结核菌,就不再有传染性。
(八)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就会发病吗?
人体一旦感染结核菌后,将终身携带病菌,约有10%-15%的感染者会在一定条件下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成为新患者并继续传染给其他人。
(九)肺结核的易感人群
一般来说,所有人都是肺结核的易感人群。免疫力低下的人感染结核菌后更容易发病,如幼儿、老年人、尘肺患者、糖尿病患者、胃切除术的人、HIV(艾滋病毒)感染者,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等,体弱多病、营养不良、体型消瘦的人也容易发生肺结核。
怎样预防结核病?
要预防结核病的传播,首要任务是控制传染源,即及时发现和彻底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其次是保护易感人群,为所有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密切接触者接受结核病相关检查,给结核菌感染者中的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治疗。此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减少传播的可能,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掩口鼻、注意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结核病可治可防
没必要“谈核色变”
最后总结
肺结核"三知三要"
三知:
一知: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二知:出现咳嗽、咳痰,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
三知:耐药肺结核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
三要:
一要: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二要:肺结核病人不随地吐痰,要戴口罩,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三要:按医生要求,要全程规范治疗,避免耐药肺结核的发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营山医院是营山县结核病定点医院,开设结核病专病门诊,负责结核病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及健康教育等相关工作。门诊由传染病专职医师坐诊,具备独特的专业优势,同时拥有一流检测设备,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医疗服务。
咨询电话:0817-8222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