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治疗顾名思义,即是通过静脉输入溶栓药物,使血栓中的纤维蛋白溶解,从而使被堵塞的血管再通,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手段。
脑梗死发生后,在时间窗内对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挽回部分尚未坏死的脑组织。每晚1分钟治疗,就会有190万脑细胞死亡。
静脉溶栓的获益与风险
所以选择溶栓治疗,将会显著恢复患者的独立功能,降低致残率!
那么,哪些患者可以“溶栓”呢?
4.5小时内,行“静脉溶栓”治疗:
6小时内,尿激酶静脉溶栓:
1.由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症状出现<6h;
3.脑CT无明显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
哪些患者不可以“溶栓”呢?
1.颅内出血及既往颅内出血;
2.近3月内有重大颅外伤或卒中史;
3.近一周有不易压迫部位的动脉穿刺:如肾动脉、肝穿刺、胸腔穿刺等;
4.既往有颅内肿瘤、颅内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
5.内脏出血:活动性消化道出血及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
6.血压升高: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血糖(>22.22mmol/L或<2.7mmol/L);
7.急性出血倾向:血小板<100*10^9/L;APTT高于正常上限;口服抗凝制剂且PT>15s或INR>1.7;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Xa因子抑制剂;24小时内使用过低分子肝素者;
8.CT上提示多脑叶梗死(低密度区>受累缺血半球面积的1/3);
9.主动脉弓夹层;
10.近2周内有大型外科手术。
哪些患者又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呢?
1.轻型卒中(NIHSS<4分)或症状快速改善的卒中;
2.妊娠;
3.惊厥发作后出现的神经的神经功能损害损害(与此次卒中相关);
4.近2周内有大型外科手术或严重外伤、近3个月内有心肌梗死史、近2周内严重外伤(未伤及头颅);
5.颅外段颈部动脉夹层、未破裂且未治疗的动静脉畸形、颅内小动脉瘤(<10mm);
6.少量脑内微出血(1-10个);
7.使用违禁药物;
8.类卒中;
9.NIHSS评分>25分的严重卒中;
10.口服抗凝药,INR≤1.7,PT≤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