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痛风是一种什么病?
痛风是因血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内而引发的一种疾病,沉积的结晶导致关节内和关节周围出现疼痛性炎症发作。主要临床特征为血尿酸升高、反复发作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可并发肾脏病变等。常伴发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二、引发痛风的原因有哪些呢?
这一疾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大部分患者是由于尿酸排泄障碍,少部分患者因尿酸生成过多导致,还有因嘌呤代谢相关酶缺陷而导致代谢障碍。
也有一些药物,可影响肾脏的尿酸排泄能力,从而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比如:如噻嗪类利尿剂、环孢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烟酸、华法林、小剂量阿司匹林等。
富含嘌呤的食物摄入,肉类、动物内脏及部分海鲜(如贝类)饮食中嘌呤含量过高,可被身体分解为尿酸,大量摄入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饮酒过量的酒精可诱发痛风发作。尤其是啤洒中含有大量嘌吟成分,其诱发痛风的风险最高。
三、痛风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痛风患者常会出现突发一个或多个关节疼痛,多于夜间突然起病,还会出现关节红、肿、皮温升高等。好发于足第一跖趾关节,最初几次发作通常仅累及一个关节,持续几天,常于2周内自行缓解。
后期如不积极控制尿酸治疗,可反复频繁发作,波及多个关节。导致痛风加重且呈慢性发展,造成病变关节畸形等。
四、痛风该如何治疗呢?
痛风治疗分为三部分:
(一)及早控制、缓解急性关节炎症发作;
(二)通过降低血中尿酸含量,预防组织中尿酸进一步沉积,预防痛风复发;
(三)防止尿酸结石形成,减少由此导致的严重关节损伤、肾功能损害等。
当患者未能及时治疗,或血尿酸控制情况不佳时,痛风反复发作,最终可导致痛风石形成,关节破坏等。尿酸盐晶体在患者泌尿系统聚集,也可能会导致尿酸性肾结石。
1.急性期痛风怎么治疗呢?
痛风急性发作期推荐及早(一般在24h内)进行抗炎止痛治疗,非笛体消炎药(NSAIDs)、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抗炎镇痛。急性发作期一般不进行降酸治疗,但已服用降酸药物者不需停用,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导致发作时间延长或再次发作。
2.慢性期痛风和发作间歇期怎么治疗呢?
对急性痛风关节炎频繁发作,有慢性痛风关节炎或痛风石的患者,应行降尿酸治疗,将患者血尿酸水平稳定控制在360umol/(6mg/dl)以下,有助于预防复发,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
五、得了痛风我们需注意些什么呢?
1. 痛风反复发作或有痛风石形成的患者,应行降尿酸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并定期复查尿酸水平,预防痛风复发,或尿酸盐沉积损害。
2.痛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如没有坚持降尿酸治疗,以及没有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可导致痛风反复发作,或者形成痛风石,并发关节破坏。
3.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时,需注意休息,必要时可冰敷止痛;
4. 改变生活方式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关键,包括健康饮食、戒烟、戒酒、坚持运动和控制体重等。保持饮水量,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避免摄入酒精、含糖饮料及动物性高嘌呤食品如动物内脏和海鲜。特别是啤酒、动物内脏、猪肉、牛肉、羊肉、贝类、凤尾鱼、沙丁鱼、金枪鱼等。
5.保持良好心态,多彩生活,科学防范。积极应对后,也不必过分担心。
总之,遇上痛风不要怕,科学应对,一旦出现疑似症状,请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