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时值冬令季节,雾霾天气对肺部损伤巨大,如果不加以预防易诱发支气管、呼吸道及肺部疾病等,养肺护肺要高度重视。除了及时就医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预防呢?小编为大家收集了雾霾天“防霾”攻略,一起看看吧!
外出防寒保暖戴口罩
冬令雾霾天气喜欢晨练的人应该尽量避免晨练等户外活动,必须出门时最好戴上口罩防护,避免呼吸道受刺激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针对PM2.5推出的N95口罩,封闭性相对良好,颗粒物透过率低,对颗粒物具有很好的过滤作用。但是,这种口罩过滤性好的同时,也会增加呼吸阻力,老人和孩子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也不宜长期佩戴。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孩子应该尽量呆在室内,防止患上呼吸道疾病。
适时开关门窗、净空气、勤通风
冬季雾霾天,家庭应关闭门窗,等到霾散日出的时候再开窗换气。最好在中午开窗,而早晚雾霾浓度较高时则避免开窗。如果是靠近马路的住户,在白天车流量较大时尽量少开窗。
合理饮食,劳逸结合
雾霾中含有可吸入颗粒等物质,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多吃些新鲜的蔬菜以及水果,饮食宜清淡为主,多吃豆腐、雪梨等,少食刺激性食物。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另外,各种菌类食物也具有促进白血球抗感染的作用,因此一直以来我国就将蘑菇等菌类食物作为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呼吸道感染患者及时就诊,不宜自行给药
冬季雾霾天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空气质量差是增加呼吸道感染机会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呼吸道疾病的病征包括感冒、老慢支加重、哮喘复发、过敏性鼻炎等,很多人出现咳嗽、鼻塞、流涕、打喷嚏、发烧及咽痛等症状。而只有当细菌感染时,服用抗菌药才有效,若不辨病情自作主张服用抗菌药,很可能会造成病程延长甚至病情加重。
进门先洗脸、漱口、清理鼻腔
外出回来后应该及时清洗面部及鼻腔,最关键的是清理鼻腔。洗鼻方法:洗净双手后捧温水,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反复几次。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轻轻吸水避免呛咳。儿童清理鼻腔时可以用干净棉签蘸水,反复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