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飙至210次/分!大娘重生记:微创手术终结10年心悸噩梦
点击量:0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

毫厘之差,转瞬生死!

在营山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项项新技术的成功应用,正为无数患者带来“心”的希望。从率先开展冠脉介入治疗,到成功实施“临时+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 再到营山县域率先实施“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承担县域及周边地区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任务,营山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始终走在技术的前沿。

【技术高地】"毫米级拆弹行动",修复10年“心”难题

60岁的梁阿姨(化名)已有10多年反复心悸病史每次发作休息症状缓解一些“镇上的王医生说不知道啥子原因,可能要去大医院做手术才晓得。我心里害怕,怕做手术,就拖到现在。” 3月21日这天,她在楼梯间突然昏厥摔倒在地,清醒后强烈的濒死让她后怕,立即来到营山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就医

 

在心内科住院第一天梁阿姨病情突变心率达到210次/分,血压持续下跌、大汗淋漓、胸闷、头昏、黑朦——心源性休克的死亡信号!医护团队果断实施心脏电复律,用"生物电重启"将心率拉回正轨。

杜浩珲主任带领团队仔细分析发病时的动态心电图,诊断其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因远比普通患者更加复杂。

 

心脏就像一座精密的"发电厂",而传导系统就是它的"电路网络"。当这个网络出现异常"短路",就会引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患者可能突然心跳飙升至250次/分钟。

 

通过心脏电生理检查这项"电路侦探技术",营山县人民医院团队发现了梁阿姨的罕见难题(双病因):右侧间隔隐匿性旁道+房室结双径路

 

炸弹1:右侧间隔隐匿性旁道——一条潜伏在危险地带的"非法电缆",毗邻心脏主输电线路His束(AVRT)

炸弹2:房室结双径路——心脏传导通路天生多出一条"岔道",电流在此"鬼打墙"循环(AVNRT)

0db39768cbfe1a45a4bb0d57266a91d0

 

 

"就像拆弹专家面对交织的红蓝线,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永久性传导阻滞。在跳动的心脏上进行毫米级的操作,难度是指数级增加。"华西心内科专家联合我院心内科团队,采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如同用"显微焊枪"在三尖瓣环12点方向精准阻断旁道同时完成房室结双径路消融术,实现心脏“电网”的毫米级改良恢复正常供电

 

微信图片_20250331154122

微信图片_20250331154116

 

因为是局部麻醉的微创手术,梁阿姨全程清醒。“以前以为做手术就是开刀,怕躺下去就起不来了。结果这次手术我就躺一个多小时,啥都晓得,感觉无比安心。”术后观察,梁阿姨无任何并发症出现,于术后第二天(3月24日)康复出院。

 

微信图片_20250331154838

出院前梁阿姨为心内科送上感谢锦旗

劫后余生,谈及发病时的状态

梁阿姨忍不住哽咽

 

【团队实力】“心”团队,守护县域百姓"心"希望

这场高难度"心脏电路修复"的背后,是营山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硬核实力!

“国家胸痛中心”、“国家心衰中心”、“国家房颤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心血管内科联盟单位”“南充市重点专科”……走进营山县人民医院心内科病区,悬挂在墙壁上的“国字号”重量级奖牌格外醒目。

图片1 

“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精湛的华西专家”双重力量加持更是如虎添翼。科室配备大型C臂、心电生理检测仪、多导系统等高端设备,长期聘请华西医院王勉教授、蒋凌云教授开展坐诊、手术、教学查房等指导工作。

微信图片_20250331164415

微信图片_20250331164430

 

科室下设“心电一张网-心电诊断中心”“介入中心”两个二级科室,团队开展超千例介入手术,急性心梗救治时间缩短至70分钟内。除开展先进的诊疗技术外,还与乡镇各兄弟单位协作,将胸痛救治的力量延伸至县域每个角落。

微信图片_20250331164646

砥砺前行,“心”想事成。如今的营山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方面已具备独特的优势,团队正以精湛的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畅通的“绿色通道”,在护“心”的路上,努力为患者送去“心”希望。